
在全球能源轉型的浪潮下,專注於離岸風電運輸的嘉時航運正以「人才永續」為核心,打造一條兼顧綠能、技術與人文的航運新航道。近年除積極推動綠色船舶與油電混合技術外,更參與臺北市政府推動的〈永續臺北好企機〉計畫,將永續精神從航運現場延伸至組織文化與人才發展。
綠能起家,讓永續成為DNA
嘉時航運自創立以來,主力承攬離岸風電相關運輸任務,天然地與永續產業緊密相連。嘉時航運人資及永續管理師蔡艾璇表示:「我們本身就在綠能產業鏈中,但永續不僅是產業定位,更是內部文化的延伸。我們希望在企業發展與環境責任之外,也投入『人』的永續培育。」
因此,除了在船舶設計階段即導入節能、環保與低碳理念外,公司也開始聚焦於「在地人才」的養成與職涯發展,期盼培育更多具專業能力的台灣航運人才。

打造人才成長航道 多元文化與包容力並進
目前嘉時航運船隊共有七艘營運船舶,服務範圍橫跨台灣、日本與韓國。由於船員專業證照繁多,公司不僅協助員工取得國際認證,也提供完整的教育訓練與職涯轉型制度。「我們希望船員了解,他們不只是一份工作,而是一個可以長期發展的職業。」蔡艾璇說明,嘉時航運鼓勵船員在累積航海經驗後,能轉任岸上技術或管理職。
此外,公司也提供支援,協助員工回岸進修或考取更高階的證照,考試期間仍保留職位與職涯規劃。「我們相信人才的成長,就是企業永續最關鍵的投資。」
嘉時航運的船員來自台灣、印尼與歐洲等地,跨文化的工作環境成為公司推動多元包容(DEI)的一環。「我們的船就像一座漂浮的國際社群。」蔡艾璇笑著說,為了讓來自不同國家與宗教背景的船員安心工作,公司在餐食上特別設計多樣化菜單,並尊重員工的宗教儀式時間。
除了語言與文化訓練,公司也持續舉辦跨部門溝通課程,強化團隊合作與臨機應變的能力,讓「團隊協作、自律與包容」成為企業文化的關鍵價值。

從環境永續到人才永續 將永續行動系統化
嘉時航運今年加入〈永續臺北好企機〉計畫,透過外部輔導,將公司長期累積的永續行動系統化。「我們原本在環保、節能方面已經做得不錯,但現在更能聚焦在企業文化與組織發展。」蔡艾璇指出,經輔導後嘉時航運梳理出屬於自身的核心理念,並將永續目標落實至人力培育、組織學習與產業教育等面向。
在這次的創新方案中,嘉時航運以「船員職涯發展與ESG意識提升」為主軸,推動三項行動,包含職涯教育訓練強化,幫助船員了解從航海專業到岸上管理的多元升遷路徑;環境行動導入,讓甲板與機艙人員依據氣候監測與設備數據,主動思考如何降低碳排與燃料消耗;會議與文化滲透,將永續議題納入每月例會議程,讓ESG概念成為工作日常。「我們不只希望員工了解公司為何重視永續,更希望他們在各自崗位上能成為永續推動者。」蔡艾璇表示。
以「選、育、用、留」打造人才永續循環
嘉時航運將未來的永續藍圖聚焦於「選、育、用、留」四大策略:以團隊合作、自律與包容為人才選拔核心價值;結合產學合作,培養本地航運新生代;鼓勵跨部門轉職與專業晉升,提升組織靈活度;以職涯發展與文化認同降低流動率。
嘉時航運認為,「船員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,唯有人才穩定,永續才能長久。」永續不僅止於減碳,更是對人的責任。「我們希望從每一位船員開始,把永續的精神帶上每一趟航程。」蔡艾璇說。
隨著IPO計畫推進與亞洲市場擴展,嘉時航運正以人才為帆、永續為舵,在藍色海洋上開啟一條綠色航路。
2025年《永續臺北好企機》系列報導
